和田玉色系众多,白玉是被人们接受程度最广,也是在玉器作品中的也是最普遍的一种,那白玉以外,最受欢迎的,碧玉是当之无愧了。
在碧玉中,有我们最广为人知的就属菠菜绿、鸭蛋青……
还有的人会说,你漏了一个:苹果绿。
对,这种颜色可人的苹果绿,也是碧玉的一种。但是它出镜少,如今能拿的出来的老坑苹果绿没几个。
要准确说起“苹果绿”的流行时间,我也很难给个具体时间,大致是在16年前后的样子,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“料变贵了”。
后而在17、18年,苹果绿就开始风靡了。
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苹果绿的存在还是只闻其名,未见其实。
01
苹果绿是啥?
翻阅我们之前出的关于碧玉的文章,广大玉友朋友们对碧玉各大颜色有个都有了解。
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苹果绿。
其实苹果绿和粉青、瓷白等都一样,都是从鸭蛋青系列中演变而来。而苹果绿,色如其名,指的是颜色很接近青苹果皮饱和度的一种绿色。
Photo by David on Unsplash
碧玉和翡翠在颜色上很好区别,因为一个是“绿”一个是“翠”。碧玉的“绿”往往是比较深的,不似翡翠的那种“清透感”,但苹果绿不同!它区别于其他颜色的碧玉,苹果绿带有一种小清新的翠色,娇嫩+生机。
Photo by Marina Grynykha on Unsplash
老料的苹果绿不水透,带着和田玉的油润感,颜色纯净,能达到无结构,结合了和田玉和翡翠的双重优点,让人爱不释手。
02
苹果绿好在哪里?
我们先来看一块料子:
我们很少说一块玉——“无结构”。玉又不是玻璃。在白玉中,90%的玉,多多少少都是“有结构”的,除非是白度顶级,各方面都完美的,那就是大家经常挂在口中的羊脂级的好料了。
这种和田玉就有以下几个特征——少,贵,稀,好。
但是不同于白玉的万一挑一,苹果绿的“无结构”就鲜明很多。可以说是颜色和玉质两手抓。
只不过,它也有它的烦恼。
03
苹果绿的烦恼
第一:产量不足。
一种流行成为潮流之时,那它必要要跟进市场所需。但是很可惜,老坑苹果绿太少了,所以在市场上才会炒作成“绝矿了”。
第二:原料浪费
这也绝非偶然,早在十几年前,玉友们对白玉认知普遍高于其他“有色玉种”,所以苹果绿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。很多商家都把它浪费了,后来想找也找不到了!
第三:雕刻“起性”
起性是玉雕行业中的一种通俗说法,想要理解起性,我们先来看一张图:
这个被人称为‘千层饼’的情况就是起性。在切割或者雕刻的过程中,玉石在边缘的部分产生了崩口、是层裂的现象。
起性不仅仅在玉雕前期雕刻过程中出现,后期打磨的时候,一个不小心也是有可能出现毛玻璃一样的效果。这是让很多玉雕师比较头疼的。
所以说来,如今市场中真正好的老坑苹果绿作品,是少之又少。因此很多“好色”藏友把它列为终极追求,藏得一块足矣。
04
“苹果绿”的“替身”风波
市场上不仅有把“碧玉”认成“翡翠”的。还有“巴料”错当“苹果绿”的。
“巴料”是巴基斯坦碧玉的简称,是一种近几年才涌入本地市场的碧玉品种。
(巴基斯坦碧玉原料)
巴料在颜色更接近俄碧冰底料,很清透,但黑点多,玻璃质感很强,玉质单薄脆嫩,市场上经常用巴料磨成小珠子,或者加工成戒面、镯子混杂在俄罗斯碧玉中难以分辨。
但是巴料碧玉玉质上有些松散,料性不够稳定,无糯性、油性可言,更谈不上什么脂粉与老熟气。
(巴基斯坦碧玉原料)
另外碧玉的替身也有很多,今天就不再一一赘述了。
苹果绿很美,优质的苹果绿是非常具有收藏价值的。或许,你手里也有一块苹果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