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御府和田玉!
随时随地查看御府商城
越轻越值钱?这种和田玉340克,卖到80万……
时间:2024-09-28 19:00:00 浏览量:916 来源:御府和田玉网

说起青玉,很多朋友都认为其产量比较大,但如今我们能在市场上见到的青玉玉器越来越少,除了一些质地不好的青海青玉器皿外,很难见到质地好的青玉挂件和手把件。


图片

质地好的青玉和塔青产量都很小,好的青玉籽料就格外少见,因此品质好的青玉做出来的薄胎玉器尤其价值连城!


图片

青玉薄胎花瓶,重量340克,80万人民币成交。

今天我们就介绍下传说中轻巧秀丽,薄如蝉翼,轻若鸿毛,亮似琉璃的薄胎玉器。玉雕行业中最高深的技艺,据说就是薄胎工艺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薄胎玉器大多是炉瓶器皿,因其玉壁薄如蝉翼而得名。


其轻、薄、飘的特性,繁复、柔美的花纹,使打磨风险大,技术要求高,稍有差错,胎体就容易打穿,花纹就容易磨糊,所以要求艺高人胆大,精细再精细。


图片


制作薄胎玉器,必须要用到一种叫掏膛的古代工艺,掏膛也就是将玉料掏空,只留一二毫米的厚度。据说,玉雕师挖出多重的玉料,买家就得支付多重的黄金,由此可见其工艺价值之高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人有五德,玉分五色。玉,无论颜色为白、青、黄、碧、墨,无论山料、籽料,无论块型大小,只要材料无绺无裂,纯净细腻,紧密坚韧,都可以作为制作薄胎玉器的材料。


然而,实践发现,用青白玉制成的薄胎玉器,尽展素雅色泽、高雅气质,艺术效果最佳;白玉做薄后,则往往失温润、显苍白。


图片

图片


我国的薄胎玉器早在唐代就已出现,如玉莲瓣纹杯,就是其中的代表作;


宋代盛行仿古玉器,薄胎玉器少见记载;


元代的薄胎玉器也很罕见,但传世的薄胎罐形龙纹香薰却是造型生动,胎体轻薄如纸;


图片


明代的薄胎器皿有元朝遗风,如白玉花形杯及陆子冈的青玉合衾杯等。


但这些时期薄胎玉器的器形较小、制作粗糙,且数量很少,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,薄胎作品才渐渐多了起来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由于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薄胎玉器,专门成立“薄胎西蕃作”,专为皇家制作具有波斯“痕都斯坦玉”风格的玉器,这一时期的薄胎作品,造型别致、纹饰精美、数量庞大,是玉器薄胎艺术的一次巅峰。


据说,因为薄胎玉器的成功率低,所以每成功一件,乾隆皇帝就作诗一首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历史上,薄胎玉器的发展经历了两次中断。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,将西域的薄胎玉器和工匠带回来,薄胎技艺一度十分盛行。但这代工匠没有再培养新人,他们去世后,这项技艺就断了。


第二次就是乾隆去世不久,由于制作工艺复杂,耗时耗工,这项工艺再次失传。直到上世纪30年代,才有北派宗师潘秉衡致力于研究恢复这项工艺。


图片


敬玉、尊玉、崇玉、爱玉是中国人的传统,是一种精神寄托。“薄遏片刻铢,轻于举鸿毛。在手疑无物,定睛知有形。”薄胎玉器以其精美和轻巧,历来令人叹为观止。


在瀚若星辰的玉器中,素有“西昆玉工巧无比,水磨磨玉薄如纸”之誉的“薄胎玉器”,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!


图片

图片


制作薄胎玉器的关键,在于把握好两大环节:


一是玉料的选用,二是技艺的巧用。玉料的选用制作薄胎玉器的玉料,大多选用青玉、碧玉山料。制作的技巧薄胎玉器制作的技巧包括设计造型、开料、开胚、掏膛、抛光等。


图片


1、设计

根据玉色、玉质而定,还要考虑有利于工艺的施用,设计薄胎玉瓶时,要考虑玉色的深浅。


图案的构建也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要素,薄胎外部通常设计花草图纹,如莲花、缠枝花或痕都斯坦花草纹,一般不用山水和人物图案,因为山水、人物讲究立体感,会使胎器产生厚薄不匀,影响整个器皿的艺术效果。


图片


2、掏膛


一些带盖的玉雕器皿,在器盖外型做完,子口确定好后,即要进入掏膛工序。


一般的做法是待器身、器盖的外型确定之后,才开始打钻掏膛,并逐渐掏空,其技术要求是膛壁厚薄均匀,不宜太厚,厚了显得笨重,厚薄要恰到好处。


图片


3、打磨


打磨者在打磨过程中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,时常感到提心吊胆、如履薄冰。


打磨者需要胆大心细,与其小心翼翼怕这怕那,倒不如解放思想,甩掉包袱,作好磨破胎体的思想准备去投入打磨工作的好。


图片


总之,薄胎玉器制作技艺,可以说是玉雕行业中最为高深的技艺,其制作过程充满着悬念和风险,但是只要玉雕艺人艺高胆大,把握好其中的重要工艺环节,就能如愿如偿地制作出精细秀雅的薄胎玉器。
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
客户顾问:玉见
顶部